详细解读上市公司股东协议转让受减持新规影响

时间:2023-11-29 编辑:易创资管

  今年8月27日,监管方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套现行为做了严格要求,对股东协议转让产生了影响。新规主要是禁止破发、破净或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或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。这一规则的改变,对上市公司股东融资产生了更多限制,虽然并没有直接改变协议转让规则,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
  客观上讲有利有弊,有利的地方在于规范明确化可以改良监管措施,抑制投机者通过上市圈钱,割股民韭菜,破坏投资环境的情况,长远来看更利于A股健康发展,吸引更多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。

上市公司股东协议转

  但弊端也很明显,新规初下,市场还未能完全消化,不论是监管层还是市场面都在谨慎观望,也对投资者的活跃度产生了影响。尤其在A股整体估值偏低的情况下,减持新规虽然明面上利好中小投资者,但还是导致资本市场的主力资金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性降低。

  具体对协议转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?市场上观点不一,激进者认为协议转让会成为下一阶段的趋势,取代大宗;而悲观者则认为监管层重拳出击下,协议转让规则更加严苛,投资者的风险存在更大不确定性。

  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的流程

  与一般股份转让不同,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有更加严格的规定。根据2006年8月14日上交所、深交所和中国结算联合发布的《上市公司流通股协议转让业务办理暂行规则》规定,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需遵守以下流程:让我们从流程中去理解监管变化所产生的影响。

  1.上市公司股东协议转让的双方需按照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要求,准备相关材料。

  2.材料齐备后,通过邮寄或现场递交,将完整资料提交至交易所法律事务部。

  3.交易所在收到材料后,会启动内部流程,审核确认资料的完整性和交易的合规合法性。

  4.审核通过后,会通知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的交易双方缴费。

  5.双方缴费完成后,交易所下发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确认书。

  6.双方收到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确认书后,结合其他相关材料,向中国结算申请办理股份过户手续。

  减持新规对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的影响

  详细研读8·27减持新规,不难发现此次减持新规虽然力度大、影响深,但主要还是针对实控人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等特定股东在二级市场的减持行为。在新规之下,不论是集中竞价还是大宗交易都有了新的要求,尤其增加了大宗交易的预披露义务。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股东在进行大宗交易前,要参照集中竞价的规定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,并且还必须严格做到事后披露。

易创上市公司股东协议转

  但是,减持新规并没有明确涉及协议转让,所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、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等特定群体在新规下仍然可以开展协议转让,并不受新规影响。

  监管层为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网开一面,并未对协议转让做过多要求。因此,市场上尽管会有声音表达疑虑,担心一些企业股东会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变相进行减持。

  但是,协议转让对受让方有着更严苛的要求,首先5%以上的股份转让比例对资金有着极高的要求,并且6个月的限售期也规避了短期买卖行为。

  综合来讲,协议转让确实是新规体系下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减持解决途径。市场的反馈也确实如此,大多数的上市公司股东和资方在等待监管放松的时候,已经有嗅觉灵敏的开始了协议转让。


版权所有:https://www.yccytz.com/ 转载请注明出处

帮助企业和个人优化资产管理,为客户实现低风险高收益

在线咨询 400-0809-0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