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益法是股份协议转让中的重要估值方法,其是通过预测公司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,并将这些收益折现至现值,从而评估公司或股份的价值。其核心思想是公司价值应当反映其未来为股东创造现金流的能力。常用的收益法包括现值法和红利折现法。
一、现值法
【自由现金流折现法(DCF)】
自由现金流折现法(Discounted Cash Flow, DCF)是现值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。该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若干年的自由现金流(Free Cash Flow, FCF),并将其折现至现值,来评估公司的整体价值。
计算公式为:DCF = \sum_{t=1}^{n} \frac{FCF_t}{(1 + r)^t} + \frac{TV}{(1 + r)^n}
注:FCF_t是第t年的自由现金流;r是折现率;TV是终值(Terminal Value);n是预测期年数
——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
自由现金流是企业在扣除必要的资本支出和运营资金需求后,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。
计算公式为:FCF = EBIT \times (1 - 税率) + 折旧与摊销 - 资本支出 - 营运资本增加
注:EBIT是息税前利润;税率是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;折旧与摊销是非现金支出;资本支出是用于维持和扩大生产能力的资金投入;营运资本增加是运营资金需求的变化
—— 折现率的确定
折现率通常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(WACC)。
计算公式为:WACC = \frac{E}{E + D} \times Re + \frac{D}{E + D} \times Rd \times (1 - Tc)
注:E是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;D是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;Re是权益资本成本;Rd是债务资本成本;Tc是企业所得税税率
—— 终值的计算
终值(Terminal Value)反映了预测期结束后公司的剩余价值,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:
· 永续增长模型:假设公司在预测期结束后将以一个稳定的增长率永久增长。
计算公式为:TV = \frac{FCF_{n+1}}{r - g}
注:FCF_{n+1}是预测期后第一年的自由现金流,g是长期增长率
· 退出倍数法:使用市场上的可比公司或交易的倍数(如EV/EBITDA倍数)来计算终值。
【红利折现法(DDM)】
红利折现法(Dividend Discount Model, DDM)适用于那些能够稳定支付股息的公司。通过将未来预期股息折现来估算股权价值。
计算公式为:DDM = \sum_{t=1}^{n} \frac{DPS_t}{(1 + r)^t} + \frac{TV}{(1 + r)^n}
注:DPS_t 是第t年的每股股息;r是折现率;TV是终值
—— 股息的预测
股息是公司在盈利后向股东分配的部分利润,预测未来股息时需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、股息政策等因素。
—— 终值的计算
终值计算方法与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类似,常用永续增长模型计算。
计算公式为:TV = \frac{DPS_{n+1}}{r - g}
注:DPS_{n+1}是预测期后第一年的每股股息;g是长期增长率
收益法作为股份协议转让中的重要估值方法,通过预测公司未来收益并折现至现值,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。尽管其计算过程复杂且依赖预测,但在科学合理的应用下,收益法可以为投资者和公司提供可靠的估值结果,确保股份协议转让的公平性和合法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