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减持新规的影响下,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受到了约束,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股民对A股的信心。众所周知,协议转让和大宗交易都是常见的股东减持方式,那么这两种减持方式有什么区别呢?
一、大宗交易
大宗交易也叫大宗买卖,是一种减持份额在交易所规定的限额范围内(达到最低限额,但不超过股东90天累计减持2%的限额要求),需向交易所申报审批的一种交易方式。
大宗交易的双方需先达成交易约定,在交易所正常开市的时间内,交易价格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畴内,进行直接交易。
其交易的特点是,私密性较高,操作简便灵活,审批流程简单。
二、协议转让
协议转让是相对于“做市转让方式”的一种制度安排,协议转让的双方经过交易所审批后,可以不通过证券交易所而采取线下协议转让的方式,完成交易。协议转让的份额较大,转让价格有较大的灵活性,但交易需事先得到交易所的审批,并发布公告。
协议转让的份额要求较高,通过协议转让方式,单个受让人的转让比例不能小于公司总股本的5%,且需要事先召开股东大会,通过会议决议,且转让双方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,明确转让份额、单价、总价、交易时间及其他附加条款。同时,交易还必须提交至证券交易所进行审批,通过审批后,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示。
相对来说,大宗交易的流程较为简单,而协议转让的审批较为严格。
三、协议转让与大宗交易的区别
1.价格:大宗交易成交价格需要符合涨跌幅限制,协议转让价格自行约定;
2.审批:大宗交易无需批准,协议转让需要证券交易所法律部审批;
3.费用:大宗交易的费用有券商佣金、过户费、经手费、印花税,协议转让的费用有印花税、双向的过户费;
4.时间: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是交易日9:30-11:30、13:00-15:30,转让协议的时间是中登规定的周一至周五(休市时间除外)9:00-11:30、13:00-15:00。